返回 带着空间闯六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0、国宝重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sh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文德路位于广州老城区的中心地带, 是一条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街, 素来有“广州第一文化街”的美誉。

    在明清时期,这条道路由于靠近广州府学宫和孔庙,一直是科举考试的考场。

    全省的文人们来省城参加会考, 都会来到文德路。

    久而久之,在文德路的两边, 就建立起了数十家文化书院。

    到了近代,文德路上, 比较有名气的书店、古玩店和文具店, 就多达四十多家。

    而另一方面,由于广州面临港澳,历来是华国最主要的通商口岸之一, 许多国产货物在这里集散, 各种来自北方地区和中原地区的珍贵货物,云集在这条文德路上。

    在全盛时期, 文德路上的古董、字画、装裱等商铺的数量, 不胜枚举,规模都极其宏大。

    到了六十年代,在文德路上,更是开了十几家大大的文物商店,汇聚了岭南地区的各色珍贵古玩。

    正因为如此, 广州的文德路驰名中外,是与京城的琉璃厂、魔都的城隍庙和南京的夫子庙齐名的文化古街。

    李蓁蓁就想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到文德路去好好地逛一逛, 看一看那里都有什么好物件。

    李蓁蓁来到了文德路之后,发现这里果然很有派头。

    文德路非常地宽阔,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地面上都干干净净的。

    这里有许多家商铺,一眼望过去,基本上都是经营古玩生意的,无论是规模,还是装修,都极其气派。

    其中最气派的一家,就要数广州文物总店了。

    李蓁蓁身上还有很多美元,之前她在京城的时候,跑了好几趟医院的黑市,赚了不少钱,后来又找到亨利去帮她都兑换成了美元。

    正所谓兜里有了钱,心中就不慌。

    李蓁蓁很自然地,就想走进去这家文物总店,没想到在入口处,就被人给拦了下来。

    她已经见怪不怪了,直截了当地从兜里掏出几张美元,对着守门的人晃了晃,立刻就被放行了。

    李蓁蓁进去之后,发现这家文物总店,不愧是岭南地区最大的文物商店,里面的古玩看上去都很不错。

    很就有服务员过来跟她打招呼:“你好,同志,请问你需要购买什么呢?”

    李蓁蓁环顾了一下四周,有些嫌弃地:“我今天想来买几样真正的好好东西,你们店里难道就这些了吗?”

    服务员听完之后,很不服气地:“同志,我们这里可是广州文物总店!好东西多得是!你再给仔细看看,里面肯定有合你心水的!”

    其实,李蓁蓁在进来之前,早就做好了打算。

    她身上的美元虽多,但她并不打算现在就把它们都花出去。

    况且她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也不好一次性贸然地购买太多东西。

    这里可不是在京城,没有熟悉的废品站老大爷,可以借给她手推板车。

    一时半会儿之间,也找不到地方让人家给送货上门。

    所以,就算她有空间,在这里也不好发挥出它的作用。

    她这次来的目的,主要就是挑选一些比较便携又珍贵的古玩,俗称轻货。

    因此,李蓁蓁一派从容地反问道:“既然好东西那么多,那你给我介绍介绍?”

    又故作挑剔地:“我喜欢那些巧而精致的老物件,你可得给我介绍一些好的,不要拿那些一般的货色来糊弄我!”

    服务员一拍手掌,有点骄傲地笑着:“成!那你先等着,我去里面给你拿过来。”

    服务员完之后,就自顾自地跑到后面去了,估计是去库房里了。

    李蓁蓁趁此机会,在店里面转悠开来。

    咦?这个东西,莫非是……

    李蓁蓁步上前,对着架子上一个巨大的珐琅彩直筒大罐看了又看。

    没错,这绝对是一个海捞瓷!

    海捞瓷,顾名思义,就是指从大海里面捞出来的瓷器。

    华国自古以来就是瓷器出口的大国,英文名称中的“cha”,就是指瓷器。

    可以,在外国人眼中,华国就是一个瓷器之国。

    在古时候,瓷器都是装在货船上面,经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世界各地的。

    但是天有不测之风云,很多商船还没到达目的地,就在半路上沉没了,连同里面装载的瓷器,一起成为了陪葬品,因此有“一艘船十个墓”的法。

    广州地处珠江和南海的出海口,在这里出现了海捞瓷,一点也不怪。

    李蓁蓁好地把这个大罐抱了起来,还挺沉的,充满了西洋的风情,上面绘制了几个金发碧眼的西方美女,显然是为了迎合外国人的喜好而制作的。

    这件瓷器也许许是在海水里面浸泡的时间太久了,表面的色泽有些暗淡。

    李蓁蓁对着光线,探头看了看大罐的内部,果然在里面发现了,几颗还没有被清理干净的贝壳,用手探进去摸了摸,还粘得很牢固,掰都掰不掉。

    李蓁蓁又去看上面贴着的价格标签,才块钱,是港币。

    这件瓷器虽然不符合李蓁蓁的审美,但是块钱港币的价格买下来,也绝对不会吃亏。

    这要是到了后世,一件这样的海捞瓷,至少也要七八十万了!

    不过李蓁蓁并不打算买下它,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它实在是太大了,太占地方了。

    她今天两手空空地来,可不方便提着这么大一个罐子出门。

    李蓁蓁摇头感慨,唉,六十年代的好古董多着呢,自己就一个人,是怎么也收不完的。

    这时候,旁边的另外一个服务员,看见李蓁蓁对着大罐摇头晃脑地,以为她不满意,忍不住走过来:

    “同志,你要是不喜欢这件瓷器,也没有关系。那边还有很多呢,你再过去瞧一瞧,肯定有你喜欢的。”

    李蓁蓁闻言抬起头来:“哦?是吗?在哪里?”

    服务员用手指着一个角落:“外销瓷和海捞瓷都在那边,可多了!你过去看看?”

    本章节内容由 . 手打更新

    李蓁蓁漫不经心地走向那个角落,草草地扫了一眼,瞬间定住了!

    这、这、这……这不会是传中的元青花吧?!

    元青花!!!

    李蓁蓁的双眼瞬间迸发出一股惊人的光芒,忙不迭地走上前去,心翼翼地取下这件疑似元青花的瓷器。

    这是一个青花回纹大提梁壶,器型非常完整,没有一点破损。

    上面绘制的回形纹路,充满了清真的意味,显然不是中原的审美。

    这就很符合元青花的定位了。

    因为大多数元青花瓷器,在元代的时候,就是出口到外国的外销瓷,其中最畅销的国家,就是中东地区那些清真国家了。

    这种清真风格的青花瓷,显然就是为那些国家而准备的。

    李蓁蓁又仔细地观察这件青花瓷上面的釉料,颜色非常浓艳,积釉处呈现出一种艳丽的靛青色,显然是用了进口的青料。

    再看这上面白色的部位,非常光洁透亮,在白色中又隐隐透出淡淡的青色,看上去视觉效果很柔和,一点儿也也不刺目。

    李蓁蓁上手摸了摸这件瓷器的表面,手感非常地温润,就像抚摸着一件玉器。

    但是这些特征,还不足以证明它就是元代的青花瓷,也有可能是明代的青花瓷。

    要想鉴定出这件青花瓷,确实是属于元代的,还需要具备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李蓁蓁拿着这件青花瓷,来到了大堂靠近门口的地方,借着外面的光线,细细地打量起来。

    她越看越激动,越看越觉得这就是一件元青花!

    只见在太阳光线的照射下,瓷器表面的青花纹饰,显现出一点又一点或紫褐色、或黑褐色的斑点,这些斑点都非常光润,有些甚至在光线的作用下,闪现出一种类似于金属的光泽!

    这种金属光泽,正是元青花所独有的“锡光”!

    元青花所采用的进口青料,成分是低锰和高铁,也含有硫和砷,并没有铜和镍,和其他任何朝代的青料成分,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用这种青料烧制而成的青花瓷,就具有独特的“锡光”。

    正是这种“锡光”,让元青花变得更加地清澈和深沉,仿佛活了过来,给人一种流动的感觉。

    看到了这个特征,李蓁蓁激动坏了,这绝对就是一件真正的元青花!

    本章节内容由 . 手打更新

    她又赶紧把这个提壶倒了过来,看了看底部的款识。

    是一个印章式的款识,上面是一些怪的符号,李蓁蓁并不认识。

    但她可以肯定地,这是一种波斯文字,或者阿拉伯文字。

    这个新的发现,更是从另外一个侧面上,证明了这件青花瓷的制作年代,就是元代!

    元青花呀!那是多么的难得!

    在李蓁蓁前世生活的那个年代,真正的元青花瓷器,加起来的数量,不会超过十个手指头!

    而现在,居然被自己遇到了一件真正的元青花!

    这怎么能不让李蓁蓁兴奋和激动呢!

    她赶紧找来了服务员询问道:“这个提壶多少钱?你们店里还有没有类似这样的?”

    没想到,服务员轻描带写地:“这个提壶就只有一个,不过跟它一起收上来的,还有另外两只杯子,应该是一套的。那两只杯子,就放在这个壶的旁边,你刚才没有看见吗?它们是一起卖的,这一套要卖块钱港币。”

    李蓁蓁连忙又回到那个角落里,果然在架子上上,发现了两个不起眼的杯子。

    经过她的仔细鉴定,发现它们果然是一套的,都是元青花!

    哎呀呀,一个元青花就已经很了不得了,现在居然还是一整套,那更是价值连城啊!

 

30、国宝重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