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诗剑年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三章 性命双修[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sh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   刘宗伯继续道:

    “这同事有个儿子,学习成绩很好,高中毕业就保送清华大学,亲戚、同事、邻居都纷纷向他贺喜,他老两口也高兴得不得了,以为以后都是好日子了。

    谁知这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优异,尽得老师优待,一帆风顺,没有经过任何人生挫折,毫无耐压能力。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在众多的尖子生面前失去优越感,压力过大,竟然跳楼自杀了。

    哎,你说这孩子该有多傻!在竞争面前,人生怎么能够总是第一?怎么能够没有失败?考大学还不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日子过得好一点?为了成绩的事情,就去自杀,失去最根本的生命,这岂不是本末倒置?

    因为这事,他母亲深受打击,现在成了神经病了。我这同事也有高血压、心脏病,一身的毛病,还要照顾老伴,面临老无所依的绝境,日子过得艰难啊!你说这孩子该是多么不孝!”

    气氛低沉下来,林溪枫道:“这都是应试教育的恶果,没有注意全面培养人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抗压能力、耐挫能力都是人的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宗伯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对三人道:

    “到终南山来修行,不仅要修身修性,还要修命,这叫性命双修。

    无论是否皈依一种宗教,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懂得珍惜生命,顺应大道,感悟生存的价值,用平常心参悟人生的意义,使生命达到湛然圆明的境界。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要以放弃生命的方式去对待。

    原因有二:

    一、父母亲生养了我们,我们珍惜生命,就是在珍惜父母的恩德,就是在履行孝心,对于儿女来说,天下没有比孝心更重要的事情了。放弃生命,会将父母活着的心杀死,罪孽及其深重,是最大的不孝。

    二、从自身来说,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只有一次,苦也好,甜也好,都值得很好地感悟这个世界。”

    刘宗伯说着,语气放缓,语调却更加坚定铿锵:

    “记住:己在世界在;己亡,这个世界对你来说就已经灭亡了。”

    三人听得耸然动容。

    陆竹喧问:“佛不是说有轮回吗?”

    刘宗伯道:“人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吗?即使有轮回,彼我非此我也。”

    陆竹喧、李璐连连点头,感觉刘宗伯对人生的感悟非常具有禅机。

    林溪枫问:“社会需要舍生取义,难道不对吗?”

    刘宗伯慈祥地笑了起来:

    “问得好!道家主张无为,认为‘仁义之说不过是妄加在人的本性上的东西,会扭曲人的本性,不值得为彼舍生。

    当然这种说法是建立在整个社会人人自觉的基础上的,现在的道德水准还远没有达到道家的理想社会境界,因此‘仁义之说还是有必要的。

    像文天祥、谭嗣同这些人,为了国家和社会,舍生取义,当然不失大丈夫风采,浩气长存,为世人敬仰。这种舍生取义,我们不反对,但是如果可以以有为之身换取更大的作为,就没有必要舍生,记住,舍生取义是万般无奈情况下的下策之选。”

    刘宗伯目光突然凌厉起来,眼神中有一股肃杀之气,语气坚定地继续说道:

    “我所说的放弃生命,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自杀行为,是不可取的,无论何时都不可为,只有一种情况是例外,那就是一个人罪大恶极,其违背人类大道,论法当死。如果此人自杀,还可以挽回其一些泯灭的人性,博取活着亲友的一丝好感和宽怀。”

    刘宗伯说到这里,浑身的气孔都向外扩散着凛然正气,三人看着刘宗伯的苍颜华发,更感道长人品之高洁。

    他在告诫三人要珍重生命的同时,对邪恶的憎恶也同样淋漓尽致。

    这番话使刘宗伯在李璐心中的形象更加高大完美起来,她注视刘宗伯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恩、敬重、钦仰、爱戴。

    在场的人都不知道,她内心更有一种不可抑制的爱慕,恨不得将眼前的这个人永远地里珍藏在眼睑之中。这种感觉在她来到终南山后就一直在折磨着她,令她内心躁动不已,又兴奋不已。

    不过这个内心秘密不到一定的时候是不会向任何人揭示的,不仅包括闺蜜陆竹喧,也包括刘宗伯本人。

    七月将近,一天中午,李璐正在陈宫嗣房舍外面阴凉处摘菜,忙着准备午饭。她偶尔抬头,发现房舍旁的溪水边走过两个身穿白色道袍的人。

    李璐爱屋及乌,一看穿道袍的人,立刻想到了刘宗伯,内心暖融融的,不由得多看了两人几眼,她见两人也就二三十岁左右,一廋一胖,均神态庄重,步履匆匆,向山坳方向快步走去。

    李璐凭第六感觉,立刻判断这两名道士似乎是来找刘宗伯的,她到厨房中立刻和陆竹喧说了,两人决定和林溪枫说说,下午抽出时间到刘宗伯茅庵处探个究竟。

第一百一十三章 性命双修[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