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元相公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二章 危机逼近[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sh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九月望日,肃宗抵达彭原。

    鉴于彭原的防御不及灵武城,肃宗重新做了兵力部署。以飞龙禁军宿卫宫禁,左神武军负责巡视街道、执行宵禁,右神武军驻扎城东,拱卫彭原。又派建宁王李倓招募健壮士卒,组建新的羽林军驻扎在城西。

    尚未安顿完毕,便接到太原派来的密使送来李光弼亲笔书写的紧急军情,内容大概如下:

    史思明集结叛军十余万,粮草无数,准备大举进攻太原。

    肃宗看完塘报,惊得面色苍白,额头直冒冷汗。

    淑妃张氏挺着大肚子,来看望肃宗,见到这一幕,忙问原因。

    肃宗道:“李相公在塘报中说,太原只有守军两万,且多是老弱残兵。如何敌得过史思明十余万大军!太原为我李家龙兴之地,一旦落入敌手,对我大唐士气民心打击甚大。再者史思明取得太原,必然顺道西进,夺取灵武城。”

    张氏听出肃宗话语中的恐惧与无助,安慰道:“安西军等大唐兵马都在来援的路上,第五琦也赶赴江淮筹措赋税,天下民心皆归大唐,还大有可为。陛下不宜过早垂头丧气,让列位臣工看见,动摇军心。”

    肃宗长叹一声,握着张氏的手叹道:“天下之大,群臣之众,也没有一个人能像你这样无时无刻开解我。”

    张氏羞涩的低下头。

    这时,有宦官来报:广平王李俶、建宁王李倓、赵国公元载和银青光禄大夫李泌在外求见。

    张氏为避嫌,在宫女的搀扶下退了出去。

    紧接着,四人入内,拜在君前,口呼万岁。

    肃宗赐平身,并命李辅国将李光弼所写的塘报拿给他们看。

    传阅完毕,李辅国收回塘报放回龙案。

    肃宗问道:“众卿对此有什么看法?”

    李泌出列奏道:“太原之战胜负难料,往坏处想是太原失守。有鉴于此,必须提前行动。”

    肃宗深以为然,追问道:“如何行动?”

    李泌回道:“回纥素日与我大唐交好,且盘踞北方势力庞大。不如遣使往回纥借兵,如此便有二利一害。”

    “详细说明白。”

    “一利,我大唐得到强援。二利,可以断了回纥和逆胡安禄山结盟的可能性。”

    “一害呢?”

    “回纥必然漫天要价,甚至狮子大开口。同时北方边疆,再难安宁。”

    肃宗听罢,长出一口气,来回踱步。

    最后,肃宗咬牙道:“温故而知新,好,你这番话甚好。但逆胡安禄山势力委实太大,若不断了他和回纥联盟的可能,终必为患。既然借兵之事有二利,仅有一害,朕当为之。”

    肃宗拍板,同意向回纥借兵。并拟定了借兵的策略,一是借兵,二是联姻。通过这些手段,将两国结为一体。

    接下来,关于出使回纥的人选。

    最先确定的是仆固怀恩出使,他是铁勒部九大姓之一,与回纥大汗葛勒可汗是同根同源,是十分合适的人选。

    至于正使,肃宗起初打算用敦煌郡王李承寀(cai)。

    李承寀是唐高宗李治曾孙,章怀太子李贤孙,邠王李守礼之子。李守礼生前与肃宗交好,李承寀又作为宗室追随肃宗到了灵武城。无论是忠心,还是亲疏都很合适作为出使回纥的正使。

    有人却不这么看,站出来反对。

   &nb

第三百九十二章 危机逼近[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