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元相公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历史军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sh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下囚。我非陛下旧臣,如今却常随陛下左右,言听计从,倍受宠信。这已招人妒恨,倘再不谨慎,必取祸端。”

    元载叹道:“先生说走就走,可我又该何去何从呢?”

    李泌道:“将军心中早有定论,何须我再多言。但有一句话,我是等着你来了告诉你。”

    “请讲。”元载叉手道。

    “大权独揽固然可以实现你海宇升平的抱负,但下场都极为不妙。不少人甚至落入众矢之的,为后世所唾弃。”李泌一句一句点出了元载的心事。

    “那我该怎么做才能到你说的那一步呢?”元载却关心的是这件事。

    “很简单,与你的敌人合作,同时用兵权换取相权。”李泌叮嘱道,“最重要的是谨记‘制衡二字的妙用,你将无往不利。”

    “制衡?”元载仔细想了想,有点明白李泌的话里的意思。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你我他日再相见。”李泌翻身上马,飘然远去。

    元载对着李泌的背影,叉手道别。

    且说李泌抵达凤翔郡后,连夜入宫觐见肃宗。

    肃宗笑道:“我已派人入蜀请太上皇返回长安,等太上皇到了,朕当为太子。”

    这话一听,就不靠谱。

    李泌知道前面半句是真的,后面那半句是口不应心。但没有揭穿,问道:“使者几时出发?是否还能追回?”

    肃宗一怔:“已离开多时,不能追回。”

    李泌道:“如此,太上皇必不肯回。”

    肃宗不解。

    李泌解释道:“陛下成功收复长安,的确有大功于唐。但太上皇闻知,必然羞惭,不愿再见到陛下。再者太上皇只见到陛下的使者,却不见群臣的贺表,恐怕要误会。”

    肃宗立刻醒悟,便问应对之法。

    李泌让肃宗以迎太上皇回京奉养为名,让群臣写贺表送往蜀地,则太上皇肯定同意回来。

    肃宗喜道:“若上皇得以还回,全是先生的功劳啊。”

    李泌忙说自己不敢领赏。

    肃宗笑道:“两京收复,该如何**行赏呢?”又怕李泌当成笑话,更进一步解释道:“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宰相,一旦平定叛乱,如何赏赐呢?”

    古来帝王遇到臣子赏无可赏的时候,就是一个字“杀”。

    李泌不希望出现这样的局面,忙道:“古时官职是以能力授予,爵位是酬谢功劳。两汉魏晋南北朝以来,虽然推行郡县制,却同时让有功者得土地。这种制度在前隋的时候,也没有改变。我朝太宗,想要恢复古制,分土为王,也被百官阻止。”

    又道:“如此一来,官职成了赏赐臣子的手段。但弊大于利,才干不能担当自己所领的重任,权重则往往干出大逆不道之事。有功之臣身居高位,因官职无法传之子孙,导致那些臣子拥有权力时,就无所不为。倘若使安禄山得到百里之地,未必能造反。为今之计,不如效法前朝,以土地分封臣子,打不过数百里轻易制止。对于臣子来说,也是万世之利。”

    肃宗深以为然。

    李泌这套鞭辟入里的治国策略,算是为大乱之后的大唐提供了宝贵的喘息的机会,避免有将领因封赏不均,而再度起兵谋反。

    只可惜出发点是好的,用策略的人错了。

历史军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