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元相公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历史军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sh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以为该当如何。”

    李光弼分析完敌我态势,目视诸将,等他们的建议。

    东都留守韦涉道:“不如率军退至陕州,效法哥舒翰旧事,固守潼关。待敌人疲惫,再出兵进攻,可获全胜。”

    韦涉曾是礼部侍郎,肃宗曾经打算任韦涉为相。但在杜甫的案子上,有意为杜甫开脱,得罪了肃宗,从此相位无望。后来唐军收复洛阳,韦涉就被肃宗派到洛阳担任留守。

    这样的人说话是很有分量,让人不得不慎重回答。

    李光弼道:“留守的话,固然有理。但我认为不可。两军交锋,无故丢失数百里土地,反而会助长叛军的气焰。不如我军屯兵于河阳,与河内诸军形成掎角之势。胜则趁势收复洛阳,败也可以凭借河阳和河内据守。辨朝廷之礼,我光弼不如你。若论军旅之事,你可不如我。”

    韦涉被说得哑口无言,只好默不作声。

    郝廷玉道:“将军未战便弃守洛阳是不是不合适?若是朝廷追究下来,将军何以自处。”

    “若要固守洛阳,则我需要四处派兵,试问我有这么多兵马派出来吗?”李光弼反问道。

    诸将不再说话。

    李光弼请留守韦陟率东都官吏西入潼关避乱,再命河南尹刘晏贴出榜文,要求洛阳城百姓随军出城避乱。

    洛阳百姓饱受叛军摧残,得知榜文后,立刻随着军民出城避乱。

    偌大的洛阳城,竟然为之一空。

    元载看到这一幕,心想:“史思明的叛军,终究是要败亡,看洛阳城百姓的举动就知道了。”

    不久,李光弼和元载率军抵达河阳。

    一同到河阳的还有大元帅李系,可惜他几乎没有说话的机会。

    果不出元载所料,许叔冀没守到十五日,就连十日都没有守到,只打了一场败仗,就果断地投降了史思明。

    史思明看许叔冀这么识时务,遂以许叔冀为中书令。许叔冀不过是小丑,随许叔冀一同投降的部下董秦,才是真正的大拿。

    董秦是本来的名字,后世只知道他的赐名李忠臣。

    此人少年参加平卢军,曾先后追随效力薛楚玉、张守珪和安禄山。在安禄山叛乱之时,董秦不肯附逆,设计杀死杀死节度使吕知诲,拥立刘正臣为节度使,自立为兵马使。

    此后屡战屡胜,先后击败叛将李归仁、李咸、白秀芝等。但在九月,史思明攻破汴州之后,董秦势单力孤,不得已随许叔冀投降史思明。

    史思明听说董秦随许叔冀来投,亲自出门迎接,握住他的手,高兴地说道:“我以前只有左手,自从得到将军之后,我的右手也有了。”

    董秦连称“陛下谬赞,末将愧不敢当”,心里却恨史思明恨得要死。

    史思明在夺下汴州和滑州后,在没有李光弼的派军阻拦的情况下长驱直入,进入洛阳。

    当史思明发现洛阳是一座空城的时候,立刻从洛阳城退了出来。

    “李光弼企图让我军待在洛阳城,再率军断我军的粮道,如此就可以轻松取得胜利。”史思明向史朝义分析道。

    “父亲如何对付李光弼这招?”史朝义问道。

    “他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史思明下令在河阳城以南,筑起一座城池名叫月城,以此对抗李光弼。

历史军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