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父子话科举[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sh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旭是更多的知道,科举制度还有个很大的弊端,从长远来看这就十分的严重了。
这一制度也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人才教育的全面发展,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科举考试而弱化了对科学技术的研究。
这一对华夏的后来影响是极大的,直到很多年后也是没有能够改变。
赵旭也十分想改变这种状态,他现在也是有能力做些什么了,这一是他比较满意的。
但是他更加的直到现在还不是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眼前就是要解决的是科举的科目问题。
刚才他的是科举的长期弊端,那自然是有短期弊端的作为朝廷选拔官吏的最主要的途径,它主要是看考生的文采了。
这就有问题了,文采好不一定有德行,有能力。但从一篇文章根本无法从根本上看清一个人是如何的。
这些选拔出来的官吏可是以后要到国家的基层去的,这要是选出来的人是也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可就完了。
赵旭脑袋里正在想着这些的时候,赵匡胤这边忍不住的问了一句:
“你的考这些科目,到底是为什么呀,自从有科举以来也没有考这么多的东西,即使是唐朝也只有进士明经两科的,你这么做?”
赵匡胤担心这么做会引起那些读书人的不满,一个不满没有事,如果都有意见就完蛋了。
“父亲,难道科举制度刚出来的时候就有这么进士和明经两科吗,那不过是后来才有的,现在我们进一步发展有什么不对的吗?我们只是顺应时代的发展。”
赵匡胤听后,没有话,儿子的也对,什么都是不断的发展的,科举制度也是不例外的。
以前并没有科举这一法,后来的隋朝首开先河,创立了科举制度,为读书人,开辟了一条道路。
后来唐王朝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制度。
这些制度也当然就包括了的人才选拔制度,也就是隋炀帝的科举制度。
但是唐朝并不是只是简单的继承了他的这一制度,不然的话,那也太没有新意了吧。
唐朝为了证明自己和隋朝不同,对这个所谓的科举做了进一步的完善,正是他们的这一举措,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在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也不知道是哪一位
第152章 父子话科举[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