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sh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变命运,但它至少是一条大众可以走的途径。
不然要论素质教育,谁比得过他们这群有钱有闲有关系的人?
余柏林只是国学大师,其他略有涉猎。在他们这个层次的人而言算是较为普通。他家一老爷子,是著名教育家、著科学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和佛学家。
又是“xx家”,前面还要加上“著名”的形容词,可想多厉害。
而位老爷子的友人,都是这种人。
余柏林摇摇头。就算他同年龄的人中,也有比他厉害许多的。他只能算是争气。
这群人要是穿越到古代,只要能活下去,照旧是能人。
一个人若真厉害,到哪都厉害。就算是他,好歹有信心科举做官。
县试府试院试之前,都需要秀才以上功名者作保才能参加考试。许多老秀才就是靠此赚外快。就算是自己的学生,那些秀才多半也要收取钱财,只是收多收少。
这是一个潜规则,陈夫子虽说是举人,在担保的时候也收了些钱财,收的不多,意思意思,以免遭人怨恨,说坏了规矩。
不过陈夫子转手就送给余柏林一本厚厚的册子,说是自己游学心得。
这可比那一贯铜钱不知道贵重到哪儿去了。而且有钱,还不一定买得到。
四书五经,科考之时,四书必考,五经则任选一经,读书人称作“治本经”,和后世高考分科一样。
治本经多师徒传承,陈夫子治的《春秋》,恰巧余父治的也是《春秋》,余柏林自然治的也是《春秋》。
不过,或许不是碰巧,正因为陈夫子治《春秋》,文成焯才会推荐余柏林向陈夫子求学吧。
《春秋》微言大义,是余柏林前世最为喜爱的著作,对其研究也最透彻,各朝各代关于春秋的著作他都有熟读。
从秦之后,余柏林所处华国历史和此处完全不同,但对儒学的推崇,却是一致。
余柏林的策论经陈夫子评价,若无意外,院试理应排名前列。
是否能延续第一,造就小三元,就要看主考官的爱好了。
第六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