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世文豪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sh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快更新盛世文豪最新章节!

    鹿鸣宴之后,何为安看着余柏林那怨毒的眼神,显然这次真正把他恨上了。

    余柏林觉得很无语。

    老老实实读书科举做官不好吗?恨这个怨那个,天天嫉贤妒能有意思吗?还能不能好好的做学问了?

    余柏林转念又想,历史上也有许多私德不好的大学问家,就像是为了一句诗,活活虐杀自己亲外甥的那位大文人。可想而知才华如何和品德没关系,何为安才华横溢和他如同神经质般的嫉妒心也没关系。

    至少他没有因为自己考的比他好就喊打喊杀吧。

    封蔚听后,拍腿大笑:“他想对你喊打喊杀也没法子。若他是何老贼亲子倒有可能,可惜他只是个旁支。”

    “旁支都如此嚣张,亲子不知道多飞扬跋扈。”余柏林摇摇头。

    封蔚笑道:“这你可说错了。何老贼儿子不但不是个飞扬跋扈的人,反而是个敦厚的老好人,和他老子脾气很不合。先帝还在的时候,他儿子就和何老贼大吵一架,自请外放了。好几年了,一直没回京。”

    余柏林有些诧异:“那当真是可惜了。”

    封蔚笑容一敛,叹气道:“是可惜了。”

    何家一点没有收敛的意思,宫里两位更是蹦跶的厉害。待朝政稳定下来,或者何老贼活到头,何家肯定会被清算。

    何家那小子算是忠臣良臣,可被家里一拖累,就算命留着,官也做不成了。

    真可惜。

    不开心的事略过不谈,封蔚说起最近一些有趣的事。

    最有趣的,莫过于余柏林被“捉婿”一事了。

    余柏林少年解元,自古以来,解元除了卷进别的事,少有考不中进士的。

    现在众人皆知德王对余柏林挺有好感,而且余柏林还有张岳这么个有权有势的好老师,只要自己不做死,前途不可限量。

    这样看来,余柏林举目无亲,家徒四壁(?)都没关系了。

    没有亲戚长辈帮扶,女儿嫁进来反而自由潇洒不会受气;家境贫寒,大不了女儿多带点嫁妆进门帮扶女婿。

    余柏林骑着带着红花的白马去贡院之时,被不少人相中,甚至一些勋贵世族,都动了心思。

    嫡女是不可能嫁给只是举人的寒门学子,但庶女却是可以的。

    与其嫁给大户人家次子庶子,不如嫁给余柏林这个潜力股,说不得比那些大家族的次子庶子,能更快的给女儿赚个诰命回来。

    一时间,打探的冰人络绎不绝。

    余柏林被分宗,余家本家也不能厚着脸皮和余柏林拉关系,他长辈只余舅舅一人。

    但别说他舅舅还在外地,尚且不知道余柏林已经考中举人的事,就算舅舅在京城,也做不了余柏林的主。

    一个与余柏林同宗同姓的远方长辈都能对余柏林劝说一二,舅舅看似更亲近,其实在习俗上来说,却是个外人,提亲也不可能对着余柏林舅舅提。

    若余柏林是个女儿家,寄养在舅家,舅家尚且能为他做主。可男儿家就是自己独门独户。

    若要跟余柏林说亲,还只能跟余柏林亲自说。

    除了余柏林之外,大概只有他的老师张岳能对余柏林的婚事说上话。

    可张岳显然不愿意管这事。

    张家没有适龄的女子,他夫人季媛家也没有。

    旁支倒是有女儿,也试探过,张岳和季媛却觉得配不上余柏林。

    在听余柏林说先立业再成家,不愿于读书一事分心之后,张岳便做主把问到他这边的人都挡了回去。

    虽然男子十四五岁成亲的挺多,但二三十岁成家的也不少。除非家中早早定下的,许多人都是考中进士之后才成家。

    张岳觉得,自家弟子前程无量,现在提亲的那些女子都委屈他了。待他高中进士,想来那些世族勋贵的嫡女都是可以娶的。

    现在余柏林不过十四五,即使磨砺几年,也不过弱冠而已,年轻的很,完全不用急。

    张岳表明态度之后,世族勋贵都是要脸的,别人不愿意,他们也熄了心思。

    但一些层次没到的人,比如富商或者某些豪门旁支之类,可不愿意放手。

    就算余柏林不愿成亲,身边侍妾丫鬟暖床人总是可以有的吧?一时间,想要跟余柏林“偶遇”的人数不胜数,秦楼楚馆中透露出倾心余柏林的女校书们也是数不胜数。

    余柏林烦不胜烦。

    余柏林虽动了采买下人的心思,但封蔚自告奋勇要为余柏林找些合适的,余柏林就还等着。现在伺候的人都是封蔚王府过来的,护卫也是。

    所以很多麻烦都是王府护卫偷偷解决。封蔚则每天用这些事嘲笑他。

    余柏林郁闷,再这样下去,都没办法精心读书了。于是他干脆闭门谢客,只说准备科举。

    倒有人说余柏林居然想参加下一届科举,实在是狂妄。少年举子常见,少年进士可难得。

    余柏林却认为,真枪实弹的考场练兵,比自己闷头读书进步更快。至于落榜什么的,又不会少块肉。他从不在意流言。

    张岳本也劝余柏林再磨砺几年,后听余柏林只是下场练习,对得失并不看重的时候,想了想,同意了。

    看余柏林样子,确实对能否考中并不在意。那么下场试试水,为下一次科举积累经验,也不错。

    他教自己孩子的时候,也是让他多经历实战考试。有时候,科举心理素质,比自身本事更重要。

    余柏林闭门谢客之后,纷纷扰扰终于少了不少。

    他也终于可以静下心来,编写他的书了。

    若他想要下届科举一举中的,立言必不可少。如今他已经是解元,所立之言应该传播更广。

    若他年岁再大一些,比如有尚书经魁那种年龄,做集注都是可以的。现在他还是只能做个伪装,用识文断字掩盖做注的事实。

    ....................................

    院子里闲杂人等少了,大宝和小宝又开始往这里跑了。

    后来不知道皇帝和皇后什么心思,大宝小宝光明正大的养在了德王府。

    皇子幼年时期养在宫外并不少见。无论本朝前朝,都有皇子养在宗室王爷或者妃嫔娘家的先例。

    但太子养在宫外却没见过。

    而且德王府还没个女主人,德王自己就是半大的孩子,哪能养孩子?

    若皇帝在朝堂中提出来,估计一些大臣能去撞柱子。

    可皇帝暗搓搓的就让大宝小宝住到了德王府上。

  

第29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