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6章 泄露天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sh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威廉二世口中地这场战争指的是前不久爆发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而谈到巴尔干战争,又不得不从意土战争谈起。

    1911年,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期间,意大利趁英、法、德三国互相倾轧。无暇他顾的时机,发动了旨在吞并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两地合称利比亚)的意土战争,由于意大利事先已和俄国缔结了《拉匡斯基协定》,并得到了法国的谅解。再加上意大利本身就是德奥的同盟国,因此有恃无恐(两面都已经搞定了)。9月29日,战争爆发,土耳其毫无抵抗能力,迅速战败,但就是不肯投降。

    土耳其在意土战争中地惨败暴露了其腐朽不堪的本质,加速了巴尔干各国反对力量的结合。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经过多次谈判签订了—项反土防奥的军事同盟条约。5月。保加利亚又和希腊签订了向盟条约。8月,门的内哥罗也加入了这个同盟,于是形成了 4个巴尔干国家地同盟。

    这场战争表面上是四国与土耳其的战争,但其实背后渗透着列强插手的影子。塞尔维亚自波斯尼亚危机后,一宣把奥匈看作主要的敌人,俄国就对其暗地支持,力求使同盟以反对奥匈为主.夺取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并进一步占领阿尔巴尼亚。以取得向亚得里亚海地出海口。保加利亚和希腊则主张以反对土耳其为主。以图夺取马其顿,分割巴尔干南部的土耳其属地。德国为了维护自己在土耳其的特权(此时土耳其的亲英派已经下台。亲德派掌权),与奥匈一起竭力支持土耳其,阻挠巴尔干各国的斗争目标。英法为了自己的利益,既不愿意德奥势力在巴尔干扩张,也反对俄国借机夺取海峡,采取了两边拆台的方针。

    巴尔干四国同盟组建后,积极筹备对土耳其的战争,准备了70多万人地军队(包括1500门大炮)。而土耳其虽然已经意识到了风险,但目光被牢牢地锁定在利比亚与意大利上,难以脱身,战备不足。1912年9月,四国同盟宣布动员.并开始向土耳其边境集结兵力,接着,同盟各国向土耳其政府提出照会,要求给予受土耳其统治的巴尔干居民以自治权。在照会被拒绝后,l0月9日,门的内哥罗首先向土耳其开战。10月17日,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对土宣战,18日希腊也向土宣战,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在同盟军队的猛烈进攻下,土军节节败退,希腊军队开进了马其顿占领了萨洛尼卡,塞尔维亚占领了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区和马其顿的大部分地区,保加利亚占领了马其顿东部并迅速向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推进……皇帝本来是要听取巴尔干战场的军情汇报的,一听如此风险,顿时着急起来。

    这种情况不着急也不行,德奥与土耳其之间有联盟,与意大利也有联盟关系,为了安抚意大利,德奥不惜牺牲土耳其的利益放手让意大利在利比亚侵夺土耳其地利益。还因此牵制了土耳其地军事实力。但如果《拉匡斯基协定》属实,等于是德奥用忠于同盟的国家利益(土耳其地利益)交换了意大利的背叛,这笔账怎么算都是亏本的。而现在土耳其的情况很糟糕(德皇一口咬定这是因为与意大利的争执

第106章 泄露天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