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北疆阅兵[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sh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米。纪念碑分碑身、须弥座和台座三部分,总共高约25米。台座分两层,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均有台阶。下层座为海棠形。东西宽30.5米,南北长39.8米。上层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三面镶嵌着三幅汉白玉大型浮雕,分别以为主题武装起义,山海关大战和人民踊跃支前为主题,还有一面,镌刻着在此次革命中牺牲的近3000名烈士的名字。上层小须弥座四周镌刻有以牡丹、荷花、菊花、垂幔等组成的四个花环。
两层须弥座承托着高大地碑身。碑身是一块高12米、宽2.3米、厚0.8米、重达40多吨的大石。碑身正面(北面)镌刻秦时竹题词“革命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是秦时竹起草、议会讨论通过的祭文。碑身两侧装饰着用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浮雕花环。象征革命英雄的伟大精神万古长存。整座纪念碑用6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肃穆庄严。雄伟壮观。
上午八时,庆典正式开始,随着红绸布的移开,整个纪念碑显露在大家眼前,所有人都对此行注目礼,军人行军礼。在纪念碑前,秦时竹通过广播,朗读了祭文:“……夫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革命肇始,众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以去除一人*,成我中华民国……为争取中华民主、自由、平等之革命英雄永垂不朽!”
读完祭文后,在秦时竹的率领下,全场群众对纪念碑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并默哀一分钟,追忆逝去之英烈。
九时,秦时竹宣读了表彰令,对革命以来涌现出的10位杰出人物,授予人民英雄称号……由于这一年主要是革命斗争为主,因此在名额上向军队倾斜。军队有六位代表获得此光荣称号,吴俊升作为高级军官代表、刘翼作为中级军官代表、佟麟阁作为初级军官代表、还有三位士兵,一位李宝式,属陆尚荣手下地突击队队员,乘坐飞艇突袭谘议局大楼,首先发难,打响了东北武装起义的第一枪,代表秦时竹和陆尚荣两路人马;一位关之虞,新军士兵,蓝天蔚手下,为掩护大部队撤退,死守阵地,身负重伤,后侥幸生还,但已高度残废,代表革命开始后参加革命的其它各路军队;一位包国是,学生军出身,东北革命爆发后,千里迢迢从南方前来投奔,跟随陆尚荣入京平叛,一人手执手榴弹,抓获13个正在劫掠的北洋士兵,代表革命后新入伍之军人。
还有四人是各界代表,但也或多或少与战争有关。一位林国荣,人民医院外科医生,兼任人民党医院支部副书记,在战争中作为军医上前线,为给伤员动手术,连续三天三夜没休息。昏倒在阵地上,醒来后继续工作;
一位吴晴岚,商人出身,在革命中踊跃支持军政府,购买大量公债,公平买卖,维护了经济秩序,在得知革命军急需白布(山地战伏击毅军时用)而购遍商店还不够时。毅然将自己家里正在办丧事的白布全部捐献给革命军;
一位是孙富贵(老孙头),沈阳兵工厂工人,在革命军急需军火之际,带领大伙夜以继日地生产枪支弹药并且拒绝任何加班工资,手艺精湛,革命胜利后带出了24位熟练技工;
最后一位是程维泽,《人民日报》报社记者,冒着枪林弹雨深入战地采访。及时发回第一手报告,鼓舞了民心、士气……
随着司仪点名,被点到者依次上台,秦时竹一个个给他们颁发了二等嘉禾章(此种嘉奖事先已呈报袁世凯同意),然后给他们依次配戴上“革命胜利”纪念章、“人民英雄”纪念章。并逐一握手表示祝贺。众人激动万分,穿着整齐地礼服,挂着金光闪闪的勋章合影,相机如实记录了这一刻的历史。台下掌声一片。群众
第110章 北疆阅兵[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