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时机来临(1)[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sh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的单向透明,好几场战役俄国人都是在德国人了如指掌的情况下进行的,战役的演变过程就是俄国人被德国人牵着鼻子一步步走向灭亡。以至于俄国高层暴跳如雷,发誓要清除身边的间谍,清除来清除去,问题没有找到,好些有能力的军官和参谋却被口上通牒的帽子而被枪决了。
鉴于东线战场的一直胜利,平素嚷嚷要在西线决定战争走向的法金汉越来越不讨威廉二世的喜欢,而鲁登道夫和兴登堡两人联手的东线在德皇的心目中越来越上升——hl几乎成了胜利的代名词。至于给中国的代价,威廉二世觉得不值得一提,他甚至打算,只要中国人一直这么友好下去,将来俄国崩溃以后将一块地方划给中国也是可以的——尽管,这个前景还有点远。
协约国既无力在西线改变战局,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挽回在东线的颓势,只能把主意打到现有力量之外,进行一个增量考虑,首要的目标便是罗马尼亚。
说起来,在战前罗马尼亚和德奥还更接近一些,因为德奥两国在罗马尼亚有相当多的投资,罗在经济上与德奥有同盟关系。一九一三年,德奥与罗马尼亚还续定了早在一*二年签订的旨在对付俄国的互助条约。但是,罗马尼亚的盟国关系比意大利还来得不可靠,由于匈牙利在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推行殖民政策,所以在大战前夕,罗与德奥的同盟关系名存实亡,只是因为德国实在过于庞大,才没有公开翻脸。由于罗马尼亚
萨拉热窝事件后,德奥重新又对罗马尼亚加强外交攻势,力图不使它倒向协约国。但用匈牙利占领的特兰西瓦尼亚去收买罗马尼亚,自然为布达佩斯当局反对,于是德奥许诺将俄国占去的比萨拉比亚归还给罗马尼亚。但罗政府对俄国割过怀有恐惧心理,并不想招惹这个邻居,所以在大战初期,对战争持观望和中立的态度。一九一四年七月,罗马尼亚在一次王室会议上决定,拒绝履行同盟义务。
罗马尼亚既拥有重要的战略物资(石油、铝等),又可提供大量的兵员。同时,它的战略地位很重要:如果它站在德奥一边,可以沟通德奥与土耳其的直接联系;如果它倒向协约国阵营,既可截断德奥与土耳其的联系,又可使俄国与塞尔维亚取得陆地上联
第013章 时机来临(1)[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