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63章 北方战争(38)[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sh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的新形象,一种团结和坚忍不拔的形象。然而现在,这种形象突然消失了。一夜之间,东普鲁士容克大地主和大企业主们的安全赖以依存的基础崩溃了;一夜之间,随着帝国国旗的降落,被大多数德国人作为他们那种保守而爱国的生活方式之基础的***哲学明显地瓦解了。

    面对威廉二世的避难请求,,荷兰女王召开了内阁会议。经过简短的讨论之后,决定同意让德国君主避难,并说服本廷克伯爵(他也曾荣获圣约翰骑士勋章)答应到他的庄园避难。 在威廉二世抵达荷兰的第二天早晨,柏林市民醒来后,发现保皇报纸的报头上没有再印忠于霍亨索伦皇族的那些套话。柏林的《本地报》现在改名为《红旗报》,《北德意志报》改成了《国际报》。

    中午,首相艾伯特会见了顾问们,包括前政权的一些官员,他们讨论了停战协定的条款以及最高统帅部提出的“立即原封不动地接受协约同的条件”的要求。应该怎么办,他们对此已没有什么疑问,于是给斯帕的最高统帅部发了电报,指示他们通知埃茨贝格尔接受福煦的条件。同时打电报给威尔逊总统,请求他运用他在协约国中的影响,把德国被迫接受的那些“可怕的条件”放宽一些。

    在贡比涅的列车车厢中,埃茨贝格尔只知道皇帝已经退位,成立了以艾伯特为首的新的人民政府。埃茨贝格尔和其他代表心里在捉摸:这到底是君主国还是共和国?艾伯特会不会毫不迟延地接受严峻的停火条件?最高统帅部的态度又如何?埃茨贝格尔和奥多夫一边在森林中散步,一边等待着德国国内的消息。一直等到下午七点半,才终于收到了两份电报。一份是柏林拍来的,另一份是最高统帅部拍来的,授权埃茨贝格尔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但又指示又指出,这些条件将会在德国引起饥荒,如果可能的话,同他们谈判争取较好的条件,使人民能够得到充足的食品。

    当最后一次停战谈判开始时,已是7日凌晨。德国代表团逐条逐条地讨价还价,试图让对方把条件改得更宽大些,争论最激烈的是规定继续实行***的条款。虽然吵得如此激烈,英国代表还是答应把德国人要求取消***的愿望向他们的政府汇报。协约国还一致同意,停战期间他们将向德国供应食品。到五点零五分,问题全部解决,为了尽早停止敌对行动,决定立刻把协定的最后一页打印出来供代表们签字。福煦和威姆斯首先签了字。当温特费尔特和范泽洛硬着头皮去签字时,泪水再次涌出了眼睛。最后一个签名完毕是五点十分,但双方都同意把签字结束的时间正式定为五点钟,六个小时以后,法国时间上午十一时,停战开始生效。

    然后埃茨贝格尔表示有话要说。他宣读了四位德国全权代表的一份书面声明,声明提醒注意协定所允许的撤出军队和交出重要交通工具的时间太短。这也许会使他们无法实施这些条件,但这“既不是德国政府、也不是德国人民的过错”。德国人民同一个敌对的世界对峙了五十个月,尽管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暴力行动,他们仍将维护自己的***和统一。“一个有七千万人民的民族在受苦受难,”声明最后说,“但它没有死亡。”

    第一时间接到消息的劳合.乔治正在下院演讲,他用激动而变得嘶哑了的声音宣布,“到今天上午十一时,人类历史上这场最残酷、最可怕的战争就这样结束了,我希望我们可以这样说,到这个攸关人类命运的上午为止,任何战争都停止了。”议员们热烈鼓掌欢呼。“此刻不是发表议论的时候,”他庄重地说。“我们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难以用语言充分地表达出来。”他提议全体议员一起去教堂“虔诚而恭敬地感谢上帝拯救世界于大难”。

    在纽约,庆祝活动是在黎明前随着一声尖厉的空袭警报声开始的。***神像被灯火照得

第063章 北方战争(38)[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