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工业移植[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sh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好的关系,在战争中,中国的国民感情是倾向于德国的,甚至在德国失败后,中国人民依然抱有对德国的同情,德国的知识阶级、工商阶层到中国后不会遭到仇恨的目光,这是双方友好合作的必要基础。 我已经不止一次地听说贵国好几位最顶尖的科学家拒绝英美的聘请,反而竞相乐意为中国效力。战争虽然结束了,但协约国对德国的防范却不会放松,英美等国为了防止德国东山再起,必定会限制德国在军备研究领域的投入与设备更新,这些在德国本土做不到的事情,与中国却可以轻易摆脱桎梏。就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来看,当前正处于新一轮革命的前夜,德国的重工业特别是军事相关工业只有两条出路,一是拒绝与中国合作,德国慢慢丧失重工业领域的优势,二是与中国合作,联合研发,继续保持技术优势,当然会多一个中国分享。
诸位既然是德国工业界的中坚,自然能明白这些道理。”
这番话算得上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了,当然这批资本家也不是笨蛋,各种威胁也是能感受到的。了不起中国人撇开了他们这批财阀寡头单干,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还不是有的是,德国目前最不缺的就是劳动人口。
平心而论,夏海燕的话对这些工业界还是深有触动的,虽然2530%的折价入股比例少了点,但如果以此为契机能获得一个5亿人口的市场,似乎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前景。而且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除了石油以外,几乎所有资源都能够自给自足,这在德国是不可想象的,这个环境对工业移植而言非常有利。中国市场,原本一直是英国独占鳌头,德国之所以发动世界大战,本来就是要争夺市场和殖民地。没想到战场上得不到的资源和市场,在战败后反而有了机会,这不啻于一个极大的讽刺。更何况,北方集团的提议十分诱人,除了明面上的股份低一点以外,所有经营管理技术控制权都还能掌握在德国人手里,一想到这里,老家伙们就飞速盘算起来,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在远东开辟新的天地。
“至于各位需要付出的代价,北方集团认为主要包括三方面:
第一,在设备迁移之前,德方要负责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妥善安排不能继续工作而且也不
【第012章】 工业移植[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