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一五计划(4)[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sh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担,初等教育中央地方五五开承担;原来对外赔款都是向各省摊派的,税制改革后一律由中央承担;原来各地为了兴办新政、填补财政窟窿而大规模举债的,税制改革以后也基本由中央承担。
一句话,税制改革后中央收的钱当然不少,但承担的责任也大了许多,各地方反而能够轻装上阵,可以有效办一些造福桑梓的好事,在地方议会的监督下,贪污腐化的事情也减少了不少。事实上,民国三年以后,从地方到中央在财政方面普遍松了口气,一方面得益于工商业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国际环境的改善,德国的、日本的、俄国的、奥匈的赔款纷纷取消,英法的赔款也一直拖着不给。
教育次长蔡元培的问话差不多代表了在场所有阁员的心声:“按梁总长的意思,是不是只要国民经济能实现200亿左右的额外增长,政府财政就可以承担?”
“对。就是这个道理。”梁士诒想了想,觉得还可以说得更谨慎一点、更圆滑一点,“在头三年,可能因为投资刚刚下去,增长不到这个数字,我们可以适当发行债券,等将来远远超过200亿规模时再将债券回收,只是额外多付一些利息罢了。财政部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追加发行10亿元长期建设债券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以承受的。”
长期建设债券是目前中央政府唯一发行在外的债券了,除此之外其他因革命、战争而起的临时债券早就一一还清了,虽然长期建设债券的规模一直都比较大,但考虑中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再追加10亿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当然,这回北方集团是不会来认购了,甚至于从前认购的债券也要置换一部分出来获取现金用于设备购买。不过梁士诒对这个是不必担心的,长期建设债券年息高达5%,而且一直非常稳定、及时地还本付息,再加上华元币值的稳定,在上海交易所里可是坚挺得很,每天的换手量都异常客观,10亿元市场完全承受得起。事实上,在民初袁世凯当权这么困难的情况下他都能把债券发出去,现在这么好的局面,梁士诒一直都觉得政府债券发少了,认为唐绍仪执政在经济和财政方面太过于保守,太过于求
【第019章】 一五计划(4)[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