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30章 】 乱作一团[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sh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事史上有重要意义,被人称为20世纪中国现代战争的里程碑——新的技术兵器体现了划时代的作战优势,甚至超过了上个世纪鸦片战争中洋枪洋炮所带来的震撼。

    仅仅一天的战斗,在山海关展开的新军第二十三镇主力近10000人,阵亡4000余,负伤近4000,被俘虏400余,全身而退者不到1500,而其中下午四点总攻后不到2个小时所取得的战果占据了七成,如果再加上该部留守吉林部分的投降,基本上可以从编制中抹去了。

    进攻方的损失其实微乎其微。如果不考虑被救援的蓝天蔚部因为硬性突破敌人阵地所引起的损失,担负进攻任务的奉天革命军第二师的战果绝对可以用全胜来形容,而这种战果居然是在进攻方兵力只有对方一半的前提下取得的。

    飞艇、装甲车、迫击炮所取得的战果是压倒性的,遭受打击的敌人根本无法应对他们从没交手的兵器,装备优势克制了人数优势。日后,身为革命元勋之一的陆尚荣在他的著名回忆录《新中国是怎样缔造的?》一书中撰文指出:“……敌人根本没有料到我军的新装备,在这些‘怪物面前他们只有退缩、害怕、动摇、逃跑……;如果不是考虑到作战的主要目的是救援蓝天蔚部,敌人被全歼的可能性极大;如果说这次作战有什么缺憾的话,那就是事先没有考虑到敌人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蓝天蔚部强行突破阵地的时间如果再迟一些,我军付出的代价将会更小,能活下来的革命同志也能更多一些……”

    当时任东北人民政府都督,日后成为国家最高元首的秦时竹也在《纪念伟大的辛亥革命》一文中专门指出,“山海关救援之战的意义极其深远……这次战斗的重要意义并不是消灭了多少敌人,而是在于革命势力联合起来,共同向封建*王朝进攻,显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革命精神的号召力……在作战中,广大将士无不奋勇直前,在他们的猛打猛冲下,敌人兵败如山倒,怆惶退去……无论是冲锋在前的突击队,还是单独留守、掩护大部队撤退的断后部队,都体现了必胜的信念……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没有什么敌人是不可战胜的,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队的军魂,只要这种精神永驻,任何敌人要想打败英勇的中国人民都只能是妄想……”

    当时在二十三镇中服役,日后成为著名作家的李文信在他的个人自传中也记载了这一刻骨铭心的战斗经历,“……当时我是一个小兵,正在战壕里聊天,谈论下午出现的飞艇是多么厉害(我们起先称之为妖鸟),突然同伴一声大叫,‘妖鸟来了,大家快跑啊,刚才还聚拢在一起的人仓皇奔散,我回头看了一下天上,一个庞然大物飘在空中,不时落下炸弹,我们的排长就是这么被炸死的;……刚刚跑到安全地带喘了口气,又是好多辆‘轰隆隆的怪物出现在阵地正面,我后来才得知这叫‘铁甲车,我们拼命朝它射击,可他什么也不怕,还是径直冲过来,我当时恼了,一脚踢开操作马克沁机枪的射手,一口气朝装甲车打了近一百发子弹,只见打在上面火花四射,但就是制止不了它,反而发现它也在往外喷射火舌,刚才一

【第030章 】 乱作一团[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