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诬陷?意外?[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sh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的地区,然后整理好资料以供父皇参考。
就在京中官员惊讶于局面之平静时,在春闱之前,终于发生了一件事情,让二皇子刘祁和吏部尚书方孝庭突然身陷丑闻之中。
因刘祁在礼部历练,其曾外祖父又是吏部主官,所以向刘祁投卷的士子人数,要大大的多于其他达官贵人,其中有两位士子,一名叫孙清,一名叫韩元林的,所投卷的内容极为精彩,不似是他们这个年纪的士子所作,倒像是在官场上混迹多年的老辣之人一般。
最妙的是,这两人都并非年少气盛的年纪,一人三十有二,一人三十有四,稍作磨练,就可大用。
刘祁将行卷递给了方家之人,一开始方顺德还以为这行卷可能是有人代笔,所以召来了两位士子在方府做客,一一问话,其言谈举止,都不同于常人,而且为人处世落落大方,并不猥琐。
像是这样可用的人才,又是刘祁难得的请求,方顺德也就做了个顺水人情,向礼部做了推荐,为这两个士子谋了个“荐生”的位置,只要能过了礼部试,就板上钉钉的能去做官。
这一举动,自然是引起许多士子的羡慕和嫉妒,恨不得也能这样鸡犬升天,向刘祁行卷者也就愈发疯狂。而孙清和韩元林也犹如未来储相一般,不但在各方受到照顾,连同科们都对他越发追捧。
这两人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对刘祁和方家也就越发毕恭毕敬,俨然一副方家门生的样子,可这样的风光好景不长,上元节没过多久,有人敲响了大理寺门前的登闻鼓,一纸血书,将孙清和韩元林给告了。
案情并不复杂,不过就是状告在路上结伴同行的士子孙清和韩元林看上了他苦心炮制的行卷,在翻山赴京的路上趁机将他们推下了悬崖而已。
此事原本应该是一悬案,所幸的是那处悬崖下面有一棵古松,将此人拦在了树上,这士子坠下山崖,最终只不过是腿骨受了伤而已。
案情虽然并不复杂,但由于涉及到皇子和方家,便让这件案子变得有些棘手。而且这位士子年后才赶到京城,虽然状告的是孙清和韩元林两位士子,但手中并无证据,也没有人能证明那两本行卷是这两人写的。
况且他们遇害之地在离京三四百里的晋州深山,按照这位士子的说法,他跌下山崖后得山中的樵夫所救,在樵夫家中休养了一月,又求了樵夫为家中送信,一能够走动,就在当地雇佣了马车进京准备赶考,生怕耽误了今年的恩科。
可等他到了京中,却发现孙清和韩元林已经名满京城,而他们最得意的两篇诗文,竟是他随身携带的行卷中的!
这就不仅仅是谋财害命了,谋财害命不算,还要窃取名声,天下士子无人可以忍受这个!
此人原本就是捡回来的一条命,也不怕报复,连夜写好了诉状,就去大理寺门口敲响了登闻鼓。
这人原本就是当地有名的才子,只不过家境贫寒,一直得不到当地官员的举荐,在书院了五六年才得到富商的资助,否则也写不出如此漂亮的行卷来。
这一纸诉状文辞极为犀利,直把孙清和韩元林两人的恶形恶状描述的人神共愤,误交匪类的痛恨之情更是让读者直入肺腑,不由得悲愤填膺,自然而然的就对孙、韩二人的行卷是出自他手有了几分相信。
能写出这样状子的人,能写出打动皇子和方家的行卷,也是正常的。
出了这样的事,一时间满城哗然,京中无论是朝官还是士子,都对此事议论纷纷。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刘祁举荐的这两位士子,行为简直让人发指。
大理寺一直和吏部不对付,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大理寺接了这个案子,自然是喜不自禁,立刻交到了皇帝那里。
由于事关科举,又是士子犯案,情节极为恶劣,刘未立刻下了诏令,要求三司共同调查此事,务必在最快的时间内查清楚真相。
举凡士子入京赶考,家境贫寒的,由当地的官服提供一部分盘缠,只够步行上京。寒士有时候为了赶上礼部试,往往要提前几个月出发,路远的,只能想法子找人资助入京,等待来年出息了再偿还。
nbs
第121章 诬陷?意外?[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