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败家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御笔题招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sh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快更新唐朝败家子最新章节!

    走出东墙角的宫门,跨过小桥,沿着河岸一路南行便到了洛河边上。

    洛水河面上舟楫往来,许多是南来北往的商船。

    隋朝修建大运河,南到余杭的通济渠,北到涿郡的永济渠交汇于洛阳。

    自南方转运来的钱粮,北方来的货物,全部要经由此地,然后沿着黄河与关中漕渠转运长安。

    作为水运交通枢纽,素有“天下舟船聚洛阳”的说法,水运便利,自然也带动了一方繁荣。

    当然了,此刻河面上还有不少游船,毕竟春/光正好,洛河碧波荡漾,两岸绿柳摇曳,出来踏春的人不少。

    文人士子,平民百姓,甚至是大户人家的闺阁女儿也加入其中。或乘舟于水上,或行走于两岸。

    大唐风气开放,女子不必遮遮掩掩,一个个穿的花枝招展,衣裙飘飘。或于河边观柳,或立桥头远眺宫阙,或于围坐草地畅聊,有的甚至在河滩上玩起了蹴鞠,马球。

    热闹,真的很热闹!

    谢逸站在天津桥上,一幅美艳喧闹的洛水春游图跃然眼前。

    脚下的天津桥8,也是前隋建造,位于洛阳宫前,连通洛河两岸,方便百姓来往。

    此桥设计美观,再加上洛河两岸风景绝佳,渐渐成为洛阳名胜,“天津晓月”成为洛阳八景之一。

    如斯美景,却无人陪同欣赏,不免有些遗憾。

    站在天津桥上,看到春衫艳丽,言笑晏晏的女子,谢逸不由想起几句词: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两岸丽人无数,满楼红袖飘飘,谢逸却未看在眼里,心里只记挂相处日久的淮阳佳人。

 

第四十六章 御笔题招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