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膳食娘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3.第113章 杂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sh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上也颇有意思,在封建时代,男女大防颇为严重,可唱起山歌来,却可以男女对唱或两男两女对唱。

    唱山歌的大多为附近的农民,以丫叉浦(浦前镇)的工人和木匠街的木匠最为积极。开始还互相礼让着,可到了后来,便渐渐地生出一些火药味来。

    你夸句海口,我就出道难题,你来我往,循环往复,继之向对手发难盘唱。

    真真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谁也不肯服输,以盘倒对方为荣,对歌获胜者,人们将其高高抬起,旋转数周,口中连呼“赢啦!赢啦!

    直到红日西沉,渔舟唱晚,双方仍不罢休,一直欢乐到午夜,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离去前还得约好故人下次再战。

    杨涵瑶前世生活的那个年代,山歌虽然保存了一些下来,可因着工业化社会的高度发展,稻作文明的逐渐衰退,用常州方言演唱的常州山歌逐渐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土壤,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随着最后一批山歌老人的纷纷过世,德安桥上对山歌这一散发着常州民间音乐芳香的民俗活动永远地消失了,留下得只有一种所谓形式上的山歌演示。

    演示终归是演示,看着热闹,却不得其味。杨涵瑶前世也只能在字里行间,靠着自己的想象回味着德安桥上那一幕幕动人心弦的画面。

    如今,当她置身在此时,除了激动更多地是一种感叹。皇帝生日不生日离得她太遥远。

    她只知道眼前这人山人海,山歌漫耳的景象却让她激动不已。

    软糯的吴音在耳边回荡,唱得人骨子里都快酥了去。她都忘了自己在那待了多久了,直到杨李氏的催促,她才慢慢回过神来。

    看着德安桥,看着这座历时千年到了后世仍然横跨在大运河上的德安桥,杨涵瑶思念前世的一片乡愁得到了慰藉。

    这座桥看惯了常州的春花秋月,阅尽了常州的千年沧桑,只有杨涵瑶这个两世为人,且有一世是从后世来的人才能体会到这座桥意味着什么。

    思乡之人在它乡,哪怕只是一点点熟悉的乡音都能慰藉思乡之愁,更何况还是这么一座横跨千年的桥呢?

    桥上人们的山歌依旧,杨涵瑶被杨李氏牵着小手慢慢继续进城。今天的常州城里热闹不凡,天王堂弄,大庙弄里的城隍庙,真武庙今个儿是人山人海,朝贡者异常多。

    一行人逛累了便在路边吃着常州特色的小吃,精白面粉拌入鸡蛋清轧制而成的馄饨皮子包着虾仁,鲜青鱼肉,鲜猪肉制成的馅,下着用炖得浓郁的老母鸡汤,光看着就勾人垂涎。

    咬一口,馄饨皮子薄而滑爽,馅心鲜嫩,汤清味美,好吃得让人更不得把舌头都吞了进去,别提多餍足了。

    在常州城里玩了整整一天,杨李氏这老太太精气神也真够好得。估计也是家境改善,心宽了,再加上吃得也好,又有杨涵瑶的强身丸做补助,一天下来,还是中气十足,柳芸娘等人看得是暗暗咂舌。

    老太太的身体可真好啊!她们玩得虽然也很开心,可到了这会儿,脚就跟灌了铅似得,有些走不动了。

    好在,自家姑娘也体贴人,虽说几人出来是走着出来得,

113.第113章 杂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