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珠峰旗云 第五百八十六章 在电影中死亡[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sh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侣则是通过“闭关”来无限接近“佛”,不求自己的长生,而求与“佛”融为一体,为这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两种行为,一为私一为公,高下立判。
“我的上一世死于何时,说出来你也不信。”蒋锡礽说。
不等林轩问,他又自己接下去:“我死于那部电影之中。”
林轩听不懂这句话,遂低头回忆《2012》那部电影的情节。
电影中,当印度洋的洪水越过喜马拉雅山脉汹涌扑来之时,蒋锡礽在绒布寺的钟楼上,沉着地最后一次敲响了那传遍全球的“最高之钟”。随即,绒布寺、钟楼都被大洪水吞噬,蒋锡礽如同汪洋中的蚂蚁一般,不知所终。
可以肯定的是,按照电影剧本的情节,绒布寺老僧一定是殉难于大洪水,因为他根本来不及赶上那些巨大的方舟。
编剧之所以这样设计,其中暗含着一种极为悲怆的理论。世界上的儒、释、道三教都有着悲天悯人之心,教义之中都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献身精神。所以说,老僧用自己的“不逃避、与地球共存亡”行为来表达一种“赎罪”的理念。
地球死亡于大洪水是一场悲剧,那么总要有人为这场浩劫来买单。绒布寺老僧就是这样一个赎罪符号,他的死,证明地球人已经意识到之前的疯狂开采已经给地球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得到教训之后的地球人一定能在下一个轮回中引以为戒,珍惜地球环境。可以说,老僧敲钟的桥段是电影中的一个亮点,能够引起所有思想家们的反思。
“死的是绒布寺老僧,不是你。”林轩说。
蒋锡礽苦笑:“你是一个聪明人,难道连这一点都想不清楚吗?”
林轩也苦笑:“理论上,我可以想得通,但你说的这种灵魂转移方式过于奇特,说出去恐怕也没有太多人相信。”
蒋锡礽的脸渐渐地严肃如两侧的水泥墙壁:“我不要有人相信,相信不相信,都无助于改变或是确定这一结果。我只能说,事实就是如此,我的上一世就是死于电影之中。印度洋的大洪水沿着珠穆朗玛峰的南坡席卷而至,我至今都忘不了那些比天还高的洪水之墙黑压压地迎面罩过来。那寺中所有人都逃离了,退往大山里的方舟。只有我,等待着洪水和死亡,因为我似乎已经看清了过去、当下与未来,自己的命运与地球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死,就不能生;不生,就不能找到未来的路。”
林轩梳理蒋锡礽的转生之路,发
第三卷珠峰旗云 第五百八十六章 在电影中死亡[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