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周木斋文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伟大的寂寞─—悼(柯灵)[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sh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言。他温和而沉静地望着你,似乎要说话,到头却是沉默。他可以给你潜在的温暖,但你没法从他得到娓娓清谈的愉快。最糟的是过分的拘谨,送朋友必送到大门以外。这些缺点使若干友人纵然惦记着他,也轻易不向他访问。

    谁都想得到,在这崇尚招摇、时行哄骗的社会里,这样的性格会招致什么结果。冷淡!在如海的人潮中,他永远是寂寞的一个。

    战前他在一家晚报当编辑,上海沦陷,那报纸接受了敌人的检查(但后来不久就改悬“洋商”招牌,恢复独立),他冒着饥饿的危险,跟几个同事一起毅然退出了,随后他又前后在两家报馆做事,接着却不欢而散。在一家报馆他编的是副刊。上海的报馆老板,是像一个模子里塑出来的,他们发最廉的薪水,出最低的稿费,却要求三教九流无不爱看的好读物;他自然没法满足要求。有一天,老板笑嘻嘻地提出交涉:“先生!副刊最好编得趣味浓一点,我们征求一篇×××的,你看好不好?”他没有回答,第二天默默地辞了职。以后由朋友介绍,还有两家报馆请他,他咬紧牙关,不再干这个了。

    “合则留,不合则去”,原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在这样的世道,至少也得骨头硬一点才行,因为接下去他就要受生活的熬炼。

    好!冷淡,失业,贫穷,都来吧,他还有一支笔!两年来他关紧房门,不断地写,以比战前更刻薄的稿费,应付着涨了十倍的生活高氵朝,直到力疾而仆。(香港一般书店卢豫冬主编的“新现实丛书”中,他有一本近四百页的《新中国政治史》,就是这时期写成的。)可是他不喊一声音,即使在最接近的朋友前面,在文字里,他也轻易不表现自己。……

    是那样落寞的生,默无一言的死─—几乎像是陨星流泻,落地无声。他什么人都不惊扰。

    坐在四壁萧然的灵堂里,面对这庄严而苍凉的人生,谁能够无动于衷呢?

    大殓时,我们向死去的友人作了最后的告别。他平静地躺在黑洞洞的棺木里,闭着双眼,除了过分瘦削,还是那样的安详,那神色仿佛传达着一片无产的语言:磨尽了生命的光,完成了为人的义务,“施比受更为有福”,他已经无所憾于人世。每一个送别者都懂得这语言,他们多数低了头,用手中擦着眼。

    白发的老人对爱子重温了最后的一瞥,又逃避似地跑开去,从喉咙底里发出了一串干咽。他的哥哥在一边挥泪相向。攀着棺沿嚎啕的是他的夫人,两个女眷抱着劝解也解不开她疯狂一样的悲痛,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满身缟素,怔怔地望着母亲,却不发一语。─—可怜的孩子!让我们来祝福她!这小小的灵魂,似乎已经承袭着不幸的遗传,她平时就不爱跟一般孩子作伴,一看见生人就要哭泣,那孤独的性格正像她的父亲。

    我再也禁不住我眼泪。

    走出殡仪馆,茫然踅向归途,我被一种矛盾苦恼着:有些正直的人一生受尽排挤,一经长眠,却无论敌友,都来悼惜,哄哄然好不热闹;这种热闹固然令人啼笑皆非,像这样从生到死的冷淡,却也真使人禁不住倒抽一口寒气。但对这位已逝者,这恐怕倒是最合适的吧?

    这寂寞的战斗者,让我用最虔敬的哀悼来纪念他─—周木斋先生。

    一九四一年七月三十日

伟大的寂寞─—悼(柯灵)[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