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0章 武安君怎在批阅奏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sh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是怎么回事?”

    冯劫和韩非眼中都闪过一抹惊色,对于眼前的情况难以平静。

    赵祁此刻正坐在了大王的王位上批阅奏折,而嬴政则是坐在了一旁的侧位,吃着水果。

    “蒙毅的话是真的。”

    “主上真的是大王的儿子,如果不是,大王不会让主上坐在他的位置,让他处置奏折,这是在培养主上未来处置政务的能力、”

    看到这一幕。

    韩非立刻想起了昨晚在蒙府与蒙毅交谈之事。

    顿时。

    心中涌现了一种狂喜。

    如果只是蒙毅的几分话,韩非心中或许还是有些不相信,但现在眼见为实,绝对没有虚假。

    “大王对武安君的恩宠太大了吧?”

    “竟然让武安君在批阅奏折?”

    “难道武安君是大王的私生子不成?”

    “可就算是私生子,也不能得到如此恩待吧?”

    此刻冯劫的心底也在打鼓,无比的莫名,除了惊还是惊。

    看到两人入殿。

    赵祁抬起头,脸上露出了一抹无奈的笑容。

    “你们有什么事?”

    嬴政看着两人问道。

    “启奏大王。”

    “是有关三晋税收之事。”

    冯劫回过神来,恭敬的说道。

    他为治粟内史副手,原本也是他哥冯去疾的副手,如今冯去疾掌三晋政务,在朝中治粟内史的职权自然也是归于他冯劫执掌。

    “说。”

    嬴政点点头,示意冯劫继续。

    “三晋税收与我大秦本疆土税收有一定差距。”

    “原我大秦疆土针对百姓收取粮税为十税六,三晋之地收取则更加多,为十税七,十税八。”

    “如今三晋已为我大秦疆土,并且三晋之地刚刚经历战祸,是否需要将三晋之地的税收与我大秦本土相应相持?”冯劫恭敬问道。

    税收之事。

    乃是一国之本。

    对于大秦而言也是一样。

    若无税收,便无大军出征的粮草,便无大秦帝国运转的财帛。

    对于无论哪一个时代而言,税都是极为关键的。

    在历史上。

    如若一个国到了苛政重赋的地步,那就离亡国不远了。

    但是在如今的天下。

    诸国自存在以来,赋税就没有低过。

    一切都是为了战争。

    每日。

    底层百姓不知道有多少饿死,冻死。

    哪怕是如今国力最强的大秦也是一样,粮食产量低,如果遇到天灾便是毁灭。

    而且大秦也常年战争,虽说一统之后能够免于兵戈,但对于底层百姓而言仍然是苦不堪言。

    或许。

    正如后世的一句话。

    秦始皇灭诸国,一统天下。

    所创硕果是苦在当代,福泽万世。

    “臣与冯大人来此便是为了这赋税之事,如若大王应允将三晋之地赋税与我大秦本土一视同仁,臣与冯大人便可施行税收之政。”韩非也紧接着道。

    他作为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说白了就是渔采畜牧税,也可称之为杂税,而对于粮食税收,财帛税收则是为主税。

    “此事。”

    嬴政沉思了一刻。

    说到底。

    作为大秦的王,虽然志在天下,但是对于大秦本土,对于老秦人而言也是要有着充足的考虑的,如若真正做到了一视同仁,大秦本土老秦人,那些权贵或许会不满

    为王者。

    自然要制衡与均衡。

    “武安君,你如何看?”嬴政看向了赵祁问道。

    “我还能怎么看,当然是坐着看。”赵祁心中吐槽了一句。

    然后一本正经的道:“大王雄才大略,志在天下,自当以天下为本,而不是局限于原本的本土一境,如今三晋已定,他们与我大秦同根同源,本为一族。”

    “虽短时间而言,他们对于亡国有恨,对我大秦也有些抗拒,但只要我大秦给予他们安定,给予他们一视同仁,他们将会对大王感恩戴德,心甘情愿为我大秦子民。”

    “既为我大秦子民,就理当一视同仁。”

    “我大秦疆土之上,岂能有不同税收?”

    赵祁沉声说道。

    说了这一大堆道理,但是有一个重点。

    三晋之地的税收要与大秦本土并轨。

    “你说的不错。”

    “我大秦疆土之上岂能有两种税收。”嬴政赞同的点了点头。

    然后对着韩非与冯劫道:“武安君的话,你们听到了?”

    “大王准予三晋之地施行我大秦同等税收?”冯劫立刻惊喜问道。

    “准。”嬴政点了点头。

    “大王圣明。”

    冯劫立刻躬身一拜。

    “三晋之地常年遭受战乱之苦,百姓苦不堪言,此番降下税收,对于百姓而言却是多了无数活命的机会,大王圣明。”韩非也无比激动的道。

    “寡人作为大秦之主,未来的天下之主,眼界可没有那么低。”

    “两位爱卿还有何事?”嬴政威声道。

    “臣等无事。”

    两人恭敬道。

    “无事,那便退下吧。”

    “寡人也要与武安君用午膳了。”嬴政点点头,不再多说。

    “臣等告退。”

    两人对着嬴政躬身一拜,离开了章台宫。

    “要用午膳了?”

    在两人离开后,赵祁期待的看着嬴政。

    不知不觉,赵祁已经批阅了一上午的奏折了。

    说真的。

    这种枯燥无味的批阅奏折,还不如在军营里训练将士。

    “很枯燥?”

    嬴政看着赵祁,淡淡一笑。

    “有点。”

    赵祁老实的回道。

    “祁小子。”

    “这些奏折或许在你眼中只是普通的奏折,或许为死物,但如果你能够想到这些奏折代表的是王权,是对天下国策的实施,更是对天下苍生,黎民百姓。”

    “一封奏折所带来的或许有关成千上万,上百万,甚至上千万黎民百姓的生计。”

    “因为你的一念,他们或许能够过得更好,活得安宁,但也因为你的一念,他们或许会堕入地狱,遭受无尽苦难。”

    “这些奏折是百官呈现天下之景的具象,呈现在君王眼中的产物。”

    “但同样也是一件双面的兵器。”

    “用得好,黎民安康,用得坏,民不聊生。”

    “这,就是你今日所批阅的奏折。”

    嬴政带着一种告诫的语气对着赵祁说道。

    听到这些话。

    赵祁沉默了,脸上原本还很随意的表情顿时变得严肃。

    秦始皇的这几句话都被他听进了心底。

    “是啊。”

    “秦始皇说的对。”

    “这奏折虽为死物,但是对于天下而言,它就是一个治理天下的活物,如若在处置奏折的人眼中它都为死物,随意无视,那天下又何有宁日?那天下百姓又如何安存活命?”

    “奏折,它代表着王权,00代表着君王对天下众生的处置之法。”

    “一念生,一念死。”

    “而王权执掌者这最终的决定权,掌天下。”

    “这就是奏折的含义。”

    赵祁心中震动,暗暗想到。

    秦始皇这几句话让赵祁如雷灌顶,有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明悟。

    “多谢大王赐教。”

    “臣,明白了。”

    回过神来,赵祁一脸严肃的对着嬴政躬身一拜。

    现在。

    赵祁似乎想明白了嬴政为何会让自己处置奏折的关键点了。

    几年前的自己还只是一个普通村民,一个老百姓。

    如今自己成为了大秦高高在上的武安君。

    可以说已经是武臣之首,位比相邦。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达到了这种权柄,仅次于王权之下,自然也要承担相应的职责,而嬴政也知道自己无人教导,今天让自己批阅奏折就是为了告诉自己这一点。

    权柄越大,所承担的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一念之差,将会造成无数的后果。

    死亡,地狱。

    不过。

    不得不说。

    赵祁还是想错了。

    嬴政让他批阅奏折完全不是因为他身居高位,而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更是嬴政心中已经定下的储君,未来的秦王。

    要不然。

    外臣无论做到了怎样的高位也不可能批阅奏折。

    “祁小子。”

    “看样子你也明白这话里的意思。”

    “权柄越大,影响越大,造成的祸患也就更大。”

    “总而言之。”

    “你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深思熟虑。”嬴政微微一笑,再次告诫道。

    “臣铭记于心。”赵祁严肃的点了点头,全都记在了心底。

    “祁儿啊。”

    “也怪我这些年没有做到父亲的责任,往后的日子里,我会把你以前缺失的全部补偿给你,更要将你培养成才,成为真正的王者。”嬴政凝视着赵祁,心中坚定的想到。

    ps:求追定,月票,追定,月票。

    

    (

第160章 武安君怎在批阅奏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