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先天功’第五重![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sh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么修习武学至高奥秘的先天功似乎需要先天造化之力,或机缘巧合之下方能学成,先天真气,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祛百病、调虚实,治疗沉重的内伤。
叶修文此时,还没有练出这先天真气。
想要修炼先天真气,必须要满足一个条件,就是修炼到先天功的第五重。
先天功,一共有七重:静养化气、聚性止念、凝神气穴、炼液化精、生精子时、采精归炉、炼精化气。
这第一重‘静养化气说的是:
习静是先天功的主要功夫。心若不静,则气无所归,在行功时不免心意昏迷或万念丛生,以至神弛散,功无所行。要想达到习静,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习惯,在言、听、视、动等方面都不要着相,要保持安静,在行、住、坐、卧之间也要养其浩然之气,这才能不滞其入静之机。
古人云:行则措足于坦途,住则凝神于太虚,坐则调丹田之息,卧则守脐下之珠。生生不已,浩然长存,脾气自然去掉,性情自然温和,心无燥火,如此则方好行功也。
第二重‘聚性止念:
练功时心一静,往往就杂念丛生,浮游乱想,心息不能相依,对此可以用观光之法,收其散性,聚而为光。
做法是一面守静聚性,一面观光止念,互相利用。行功后,初时如白云片片,由外飞来,继而似浪水波动,由外聚内。久则眼前虚白一片,不见波动,这时方知性不乱矣。
光者性之表现,性散光即散,性聚光则聚,性定光则定,性满光则圆。所以,根据光之表现,即知性之聚散矣。
第三重‘凝神气穴,这一重,便是真正的进入练气的阶段。
在聚性止念基础上,当眼前呈现一片浩白不动时,即将微意移于丹田(脐下一寸三分),心守太虚,意照气穴,不即不离,勿忘勿助,寂而照,照而寂,久则寐寐惺惺,永无昏沉,睡魔自遣,真心独立,空空荡荡,但觉微息相随其间,吸气下不过气穴,
第三百九十八章 ‘先天功’第五重![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