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当你穿成三国的公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路途中[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sh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官,做春秋大梦还差不多。

    刘意挺佩服小毕的,一晚上就准备齐全,要她离家出走,抓个手机和身份证,充电器都不带。

    小毕说今天暂时歇在长亭,明日到达驿站,到时就能方便不少。比如骗吃骗喝。

    长亭就是十里长亭,还有个五里短亭,传说中的长亭更短亭,可惜没人给刘意折柳唱歌。

    趁歇下来的功夫,刘意旧事重提,“白天我问阿史入宫的事,阿史似乎不太高兴,是否有难言之隐?”

    很大程度,小毕这批人愿意追随刘意,都是来源刘意本身,刘意从来不把小毕他们当下人,而是一个打工者。

    小毕心里暖融融的,脱口而出,“公主仁心。”

    刘意:月嫂很贵的,尤其是好的月嫂。

    小毕给刘意解释起来,阿史不愿意提过去,很有可能她是被强制入宫的。

    不是什么人都能当宫女,做宫女的前提就是良家女,所谓良家,家里不是当兵的,不是医生,商人,手艺人,这样的人家才是良家。

    另外当兵还有一说,家里当兵也可以进宫,但是有个要求,你家人不是七科谪内。七科谪是有过失的官员,杀人犯,前两个还算后面,剩下五个就很奇葩了,什么叫入赘的女婿,倒插门也要被抓去当兵,刘意听得简直无语。

    你是商人,曾经做过商人,你爹曾经做过商人,你爷爷曾经做过商人。总计七类,都是要被抓去当兵,这类人上了战场往往没什么好下场,传说中的炮灰。

    话说回来,做宫女薪水还是挺高的,一个宫女能养活一家人。并且到了年纪还能被放出宫,只不过十五岁的刘意都是相亲市场的剩女,放出宫的宫女已经二十五,标准的大龄剩女,只能和二婚男凑合,有的甚至嫁不出去。

    良家子本身社会地位就挺高了,没必要糟蹋自家女儿。架不住她的皇帝老爹是个好色鬼,小毕没敢对着刘意的面说你爹不是个东西,只能含糊几句。

    “从前没要那么多,先帝登基后后宫扩充了不少。”

    又不是人人都愿意进宫,上头又狮子大开口,下面的人只能来硬的。说实话宫女这块水分大得很,何氏还是个屠户之女,照样进宫。可见之混乱。

    刘意听完只能叹气,小毕叽叽歪歪,“我也是听说,宫女训练严格得很,有不少被打哭的。”

    本来是娇娇女,一朝入宫做下人,还要挨打吃苦,难怪阿史不愿提。

    “那你呢?”刘意问小毕,“做宦官代价不小。”

    小毕依然嬉皮笑脸,“这个公主就有所不知了,容奴婢说句不中听的,先帝曾有言,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能当皇帝的爹妈,少点东西又怎么了。”

    比起宫女的选拔困难,宦官这边刚好相反,有无数像小毕这类人,向往十常侍,削尖了脑袋想往宫内里钻。

    都不需要帮忙,自己割了求着进宫。

    刘意笑出声,“那你就不幸了,我这个公主非但回不了宫,还要逃命。”

    小毕笑呵呵,“我若是因为这点背弃公主,岂不是畜生。”

    晚饭简单得很,将晒干的饭倒入热水,因为饭已经煮熟过一次,再热一次用不了多少时间。刘意认出煮饭的水是未尽净化的自然水,强烈要求他们煮沸了再吃。

    去冀州不知道多远,她不希望任何一个人因为意外倒下。

    这样的结果就是刚歇下的官员又要去拾柴火,刘意也没歇着,跟着一起拣。

    吃饭的时候,小毕又摸出一个小瓮,给每人挖上一点咸菜,嘴上说个不停,算是冲散了大伙的不满。

    睡觉是和衣而睡,已经入秋,夜里头天气转凉,冷就算了,一旦衣服被露水打湿,极易生病。刘意裹着衣服躺下,不远处小毕他们围着火堆说话,边上就是阿史,她睁着看了会,慢慢闭上眼。

    有过头一天的颠簸,第二天刘意再上马车时,脸都是僵的。熬了整整一天,总算到了小毕口里的驿站。

    刘意:要死了。

    人马在驿站休整,吃好喝好继续北上,离开雒阳后,周遭越发荒凉,再好的山水都会看腻,刘意一开始见啥都夸漂亮,后期看什么都想下锅。没办法,旅途过于无聊,吃的又不好,刘意现在满脑子都是肉。

    驿站的稀少导致这支队伍很不好过,好在刘意行头够嚣张,每每经过城镇都能向豪族地主敲上一笔,蚊子腿再小也是肉,作为一个公主,当地的豪族往往是拿出最好的东西款待刘意,马饿瘦了换良驹,衣服旧了送新的,干粮都帮忙备好,一分钱都不好。

    生怕刘意受了委屈,回头喷他们怠慢皇族。

    刘意不得不感叹,民风淳朴啊。就这样厚颜无耻打秋风。半饥半饱走了半月,头一次碰到难题。

    她遇到了一群流民。

    那是生于和平年代的刘意不曾见过的画面,一群人机械往前行进,衣不遮体,表情麻木,裸露的躯干瘦到不可思议,大人走在最前头,老人和孩子跟在后面,瘦弱的身体有一个不匹配的肚子,饱满到下一秒就能炸开。

    骑吏驱马护在刘意左右,拔开佩剑震慑流民。有流民看到刘意,上前想要寻求刘意帮助,被骑吏拦下。

    “不要伤害他们,赶走就可以了。”

    骑吏得令,转而拿鞭子驱散流民,吃痛的流民果然不敢再上前,只能和大部队继续往前走。阿史坐在刘意身边,手里抓着一个烧饼,上面还洒了芝麻。

    她想把吃的分给流民。

    “收回去。”刘意说,“不要让我说第二次。”

    她不再看阿史,转而问起骑吏,“此处可有世家豪族?”

    骑吏已在上个城镇问清楚,“荥阳郑氏。”

    小毕和刘意科普过,荥阳郑氏出过一位尚书仆射,为人朴素,有‘郑卿屐声美谈,顺带一提,当时的皇帝是哀帝,断袖便是由他而来。

    你那些奇奇怪怪的祖祖辈辈。

    郑氏到这一代依然繁荣昌盛,不乏大儒名流之辈,乃是真正的名门望族。

    刘意点头,“执我手令去拜访郑氏。”

    骑吏领命先行,剩下的人等流民离开后,继续前行。

    阿史率先忍不住,“公主,我们带来的干粮还有剩余,眼下又要去拜访郑氏,大可把吃的给他们。”

    刘意没有答复,她在注视这座城池,似乎在想象今夜的宴席有多丰富。

    名门望族。

路途中[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