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公九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有一言,诸君静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sh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魏国,大京。

    虽然观天台的一把手安陵通的离世,让朝野上下着实为之震动了一番,但我们要明白,这个世界不是离了某一个人就运转不了的,即使是魏帝今天突然暴毙,明天太阳也会照常升起。

    但是,却有这么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很快就冲散了朝野上下的悲伤的情绪。

    那便是祭天大典。

    天有天之道,地有地之道,人有人道。天之道在“始万物”,地之道在“生万物”。

    在天地万物之中,人应该负有一种神圣的使命。祭天就是提醒人们要“顺天时、合地理”,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天确实有一种神圣性,人对天应该有一种敬畏感,这一点在宗教情感里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表现。

    人间的帝王要在天帝面前俯首称臣,必须对天帝表示尊敬,必须有一定的礼仪和供奉。皇帝是天子,就必须要与上天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这样祭天就成了皇帝与上天对话的一个平台。在这里,帝王得到上天的授权来统治万民,并传达上天的意志。

    所以,与上天对话,是皇帝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而皇帝与上天对话的方式就是各种祭祀活动。即使今天,人们站立在圜丘中央仰望苍穹,也会感觉到与天堂的接近。

    皇帝既是受命于“天”,又必须是当“运”的兴盛者。所以,当中国人跪下来恭听最高指示时,总会听到这样的开场白:“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所以祭天,对于古代的封建王朝来说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随之而来的就是繁琐的礼节和仪式。

    祭天分为这几个仪式:

    仪式的第一项是迎神,燔柴炉内升烟火,表达了将人间敬天之意传于上天的寓意。回拜位后,对诸神行三跪九拜礼。迎神后为奠玉帛,即向天神、祖宗进献玉、帛。第三个顺序是进俎。接下来行初献礼。初献之后行亚献和终献礼。

    而这些繁琐的仪式便需要有一个人来操办。这人便是国师。

    对国师来说,每年的祭天活动,都是一项很危险的活动,差不多可以和修行之人的渡劫相提并论。

    有可能有些人理解不了,为什么主持的祭天仪式会这么危险呢?

    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安定繁荣的社会,虽然没有绝对的平等,但那种欺压良善之辈的事情还终究是少了许多。

    比如说如果今天,你主持一个全国性的直播,就类似于春晚吧,如果你出现了重大失误,那也顶多就是被撤职查办,登上黑名单,永不再用,明年的电视屏幕上就没有你的身影了。

    但是在古代封建社会。主持祭天大典这件事情要是搞砸了,那,你绝对会在地球完成下一个自转之前从这个世界上消失,顺便还有你的家人,朋友,亲戚,同族,也会一起消失。

    所以每年的祭天活动对国师这个职业来说,都是一项重大的挑战,他们需要事先规划好每一个细节,做好应对方案,并且在祭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任何的差错都需要及时补救,类似于今天的救场。

    所以在古代能当上国师的人,绝对不是不学无术,他们的智商、谈吐、心理素质、办事手段、统筹能力,即使放在现代社会,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而此次祭天大典,就在安陵通去世以后,紧锣密鼓的展开了。

    观天台档案室中,仲鹏汐的父亲推开了门,毕恭毕敬的走了进来。对着坐在桌子后面的那白衣中年人说道:“大人,一应事情都准备妥当了,只等明天您登高一呼。”

    那白衣中年人,抬起头来点了点头:“做的不错。”

    仲鹏汐的父亲心中一松,喜形于色,似乎这白衣中年人随口的一句夸奖,对她来说就是莫大

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有一言,诸君静听[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