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周木斋文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夹缝评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sh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知怎的,我最近看了《晨报》的评论,总好像有一种不快之感。这也许是我个人的感觉。并不是《晨报》评论的撰述者见理不透,或者在某种情形下,有时还多知道一点事实的真相。然而所发议论,似乎总嫌不快。用譬喻说,一般认为“骨鲠在喉”是件痛苦的事,非得吐了才快,《晨报》的评论撰述者,却相反的是吐得不快,感到“骨鲠在喉”的痛苦,尽管本人并不觉得。我久想指摘出来,但是一想,在本人既恬不为怪,而且指出也是徒然,那岂非多事么?不过不看则已,看了到底受不了“骨鲠在喉”的痛苦,而得一吐为快。

    该报七月三十日评论栏内华君所为《庐山会议之结果》一 文,中间有一段说。

    赤焰充塞,外牵政府御侮之师,内毁国人生聚之机。

    年来农村破产,工商萧条,平情以论,夫岂得尽诿之于政府之措施?盖邦国重心长江流域之赤祸,实有以推波而助澜耳!惟赤祸奚自而披猖?则军政失治,实为之因。

    “清除匪祸,拯救人民,同时注重整饬吏治,申明军纪”。

    (汪蒋时局通电中语)征剿有道,国人何幸乃获聆此一针见血之快语也!

    这里须得注意一个问辩号“?”,一个肯定号“!”,一个“颈字,两个“实”字。依照这段文字,“农村破产,工商萧条”,不“得尽诿之于政府之措施”,而由于赤祸的“推波而助澜”;赤祸披猖,又由于“军政失治”。

  &

夹缝评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